衢州仲裁委案例成功入选“全省二十大涉外商事调解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5-05-14 阅读量:139
5月8日,浙江省贸促会、浙江省司法厅、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举行全省首个“涉外商事调解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发布了“全省二十大涉外商事调解典型案例”,衢州市司法局、衢州仲裁委总结提炼的涉外商事调解案例:《衢州市创新“云仲裁+调解”实现跨境股权争议化解零突破——杨某与S市某贸易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案》成功入选。衢州仲裁委是省内唯一一家有案例入选的仲裁机构。


下面为案例原文:
衢州市创新“云仲裁+调解”
实现跨境股权争议化解零突破
——杨某与S市某贸易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案
【基本案情】
申请人杨某系香港永久居民,2021年3月,杨某与S市某贸易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合同》,约定以72万元受让S市某贸易公司7%的股权,S市某贸易公司应于合同生效后30日内完成股权变更登记。合同的争议解决条款为提交衢州仲裁委员会解决。杨某依约全额支付股权受让款后,S市某贸易公司以“外汇结算程序复杂”为由拒不履行股权变更登记义务,致使杨某无法完成股权登记。2024年11月25日杨某依照合同约定向衢州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1.确认《股权转让合同》效力;2.裁决S市某贸易公司履行股权变更登记义务;3.裁决S市某贸易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调解情况】
一是精准法律释明,依托“衢州云仲裁”开展调解。本案仲裁庭组成后,仲裁庭即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相关股权转让纠纷案例,综合研判争议化解思路,通过“衢州云仲裁”平台组织双方当事人沟通调解。向被申请人S市某贸易公司释明《民法典》合同履行原则,并结合《外汇管理条例》的规定,释明外汇政策调整不满足“不可预见性”与“不可避免性”要件。向申请人杨某说明《外汇管理条例》规定的实际操作时限,消除其对争议合同效力的担忧。
二是制定调解方案,“零对抗”高效化解争议。仲裁庭确定该争议的核心为“政策风险归属”与“登记迟延责任”,提出“免除违约责任+同步办理登记”的调解弹性方案,既保障申请人权益,又为被申请人争取缓冲期。该调解方案的提出,得到双方当事人一致认可。方案达成后,仲裁庭协调指导被申请人准备股权变更登记材料,被申请人在调解方案达成后7日完成了股权变更登记,申请人在获得股权当天即撤回了对被申请人的仲裁申请。整个纠纷从仲裁立案到调解成功用时21天,较普通仲裁程序审理期限90日缩短了近3/4时间。
三是依法适用规则,降低纠纷化解成本。因该仲裁案件先行组织调解,并未实质开庭,仲裁庭根据《衢州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规定,向双方当事人说明了退费规则,退还申请人60%仲裁费,实际为申请人降低争议解决成本1万余元,并于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当日退还相应仲裁费用,大大降低了纠纷化解成本。
【典型意义】
本案作为衢州首例涉外仲裁调解成功案例,开创了跨境商事争议解决的创新实践范式。案件以商事调解为核心驱动,通过“三阶融合”模式实现高效解纷:一是技术赋能方面,依托自主研创的“云仲裁”智慧平台,突破时空壁垒实现全流程在线调解,使跨境当事人争议解决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67%;二是机制创新方面,精准衔接仲裁费用调节机制,首创“阶梯式费用返还”方案,将程序救济与实体权益保障有机统一;三是解纷策略方面,运用“法律要件分析+商业利益衡平”双轨调解法,将涉外争议解决周期压缩至21天,彰显调解程序的高效优势。
本案的成功实践构建了“调解前置、仲裁保障”的涉外争议解决新生态,该模式有效呼应衢州市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通过输出“调解优先、规则衔接、智能驱动”的衢仲经验,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注入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