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仲裁指南 > 仲裁文书下载 >

证据清单(仲裁示范文本)

发布时间:2025-02-25 阅读量:298

 

请点击此处下载:证据清单(仲裁示范文本)





衢 州 仲 裁 委 员 会

      

           (   )衢仲第   号
编号 证据名称 证明对象 页数 起止
页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证据提交方:□仲裁申请人;□仲裁被申请人
 
证据提交人(签章):                            提交日期:   年   月   日
【注】为保障仲裁程序及时顺利的进行,维护各方仲裁程序权利,务请认真阅读本表后附的“注意事项”并规范制作证据目录。
 

   

(一)提交证据目录是仲裁当事人的义务。当事人应当比照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和民事诉讼程序的要求提供证据目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9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
(二)当事人应当提交证据复印件,本会不负责保管任何证据的原件。当事人应当妥善保管证据原件,证据原件供仲裁庭审质证时使用。但是,仲裁申请人提出仲裁申请时,应当提供仲裁协议原件或载有仲裁条款的合同原件,以便本会核实是否存在表面证据,支持当事人之间有仲裁解纷的约定。本会核实后,上述原件当场退还当事人。
(三)本会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出具收据,注明证据的名称、份数和页数以及收到的时间,由经办人员签名当事人不提供证据目录的,应当根据本会要求及时补正;期限内拒不补正的,视为没有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并通知当事人及时取回。上述期限内不取回,视为同意本会寄还当事人;无法寄回当事人或当事人拒收,本会不负责保管并作销毁处理。
(四)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清晰容易辨识。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模糊而难以辨识的,应当根据本会要求及时补正;期限内不补正的,视为没有提交相应的证据,不列入证据材料收据之内。
(五)本会出具证据材料收据前,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目录》或《补充证据目录》(统称“证据目录”)进行证据的核对。当事人收到证据材料的收据后,应当结合证据目录及时核查;如果发现收据对证据描述有错漏,务请5日内联系本会予以补正
(六)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目录》应当涵盖所提交的全部证据材料。当事人应对所提交的证据按照证明目的进行分组和编号。各证据进行统一连续编码(空白页不编码),若因证据件数较多的,可以分组,每组证据可以单独编码,但需在证据清单中注明。
(七)当事人每一次补充提交证据的,都应当提交《补充证据目录》,并注明补充证据目录的序号。补充证据提交和《补充证据目录》制作应遵照前条规定。
(八)证据目录一般应当由仲裁当事人签章仲裁代理人签章提交证据目录和证据材料的,应当提供合规有效的仲裁委托授权手续;不提供或所提供委托授权手续不合规的,经告知补正后,本会才接收所提交的证据并出具收据。
(九)《证据目录》和《补充证据目录》示范文本可从本会网站下载。当事人自行制作证据目录或清单,应当至少包含示范文本的全部要素。

衢 州 仲 裁 委 员 会

     录(之     

           (   )衢仲第   号
编号 证据名称 证明对象 页数 起止
页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证据提交方:□仲裁申请人;□仲裁被申请人
 
证据提交人(签章):                            提交日期:   年   月   日
【注】为保障仲裁程序及时顺利的进行,维护各方仲裁程序权利,务请认真阅读本表后附的“注意事项”并规范制作证据目录。
 

   

(一)提交证据目录是仲裁当事人的义务。当事人应当比照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和民事诉讼程序的要求提供证据目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9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
(二)当事人应当提交证据复印件,本会不负责保管任何证据的原件。当事人应当妥善保管证据原件,证据原件供仲裁庭审质证时使用。但是,仲裁申请人提出仲裁申请时,应当提供仲裁协议原件或载有仲裁条款的合同原件,以便本会核实是否存在表面证据,支持当事人之间有仲裁解纷的约定。本会核实后,上述原件当场退还当事人。
(三)本会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出具收据,注明证据的名称、份数和页数以及收到的时间,由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不提供证据目录的,应当根据本会要求及时补正;期限内拒不补正的,视为没有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并通知当事人及时取回。上述期限内不取回,视为同意本会寄还当事人,并由当事人承担费用;无法寄回当事人或当事人拒收,由本会粉碎处理。
(四)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清晰容易辨识。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模糊而难以辨识的,应当根据本会要求及时补正;期限内不补正的,视为没有提交相应的证据,不列入证据材料收据之内。
(五)本会出具证据材料收据前,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目录》或《补充证据目录》(统称“证据目录”)进行证据的核对。当事人收到证据材料的收据后,应当结合证据目录及时核查;如果发现收据对证据描述有错漏,务请5日内联系本会予以补正
(六)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目录》应当涵盖所提交的全部证据材料。当事人应对所提交的证据按照证明目的进行分组和编号。各证据进行统一连续编码(空白页不编码),若因证据件数较多的,可以分组,每组证据可以单独编码,但需在证据清单中注明。
(七)当事人每一次补充提交证据的,都应当提交《补充证据目录》,并注明补充证据目录的序号。补充证据提交和《补充证据目录》制作应遵照前条规定。
(八)证据目录一般应当由仲裁当事人签章仲裁代理人签章提交证据目录和证据材料的,应当提供合规有效的仲裁委托授权手续;不提供或所提供委托授权手续不合规的,经告知补正后,本会才接收所提交的证据并出具收据。
(九)《证据目录》和《补充证据目录》示范文本可从本会网站下载。当事人自行制作证据目录或清单,应当至少包含示范文本的全部要素。